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今天是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农历十月初五
信息
中心
走进
科协
科协
文件
科协
工作
互动
交流
专题
专栏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信息中心 > 科协动态
我市拟建立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唐家河基地
时间:2016年09月09日 来源:管理组

 

 

 9月1日—3日,为完成市委年初下达的“在广元建立中国科学探险基地并挂牌”目标任务,经过市科协一年来不断努力争取,通过与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及相关科学家沟通,经请示市委分管领导同意,邀请了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杰,中国极地、高山、冰川研究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山地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张文敬等一行4人,赴广元青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为期3天的科学考察和座谈交流,初步达成了“在唐家河建立中国科学探险基地”的一致意见。建成后,唐家河科学探险基地将是全省第一家,目前建立的国家科学探险基地全国只有四家。市科协、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责人及青川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等参加了科学探险考察和座谈交流。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岷山山系龙门山西北段、摩天岭南麓,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狭谷地带,介于亚热带低地和西部及北部的温带高原之间,区内地层古老,面积4万公顷。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和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岷山山系大熊猫主要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为A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天然基因库”、“生命家园”和岷山山系的“绿色明珠”。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和古冰川遗址等极具科学考察价值。

 考察组一行率先对几处疑似古冰川遗址进行了考察。据中国科学院山地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著名冰川学家张文敬介绍,冰川遗迹是指在冰川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由于冰蚀作用产生的“U”形谷、角峰、冰斗等地貌现象和堆积物。冰川的形成对纬度和海拔有一定的要求,海拔位置低了无法形成大面积冰川,也就不会产生古冰川遗址。原来在红石河发现的所谓“古冰川遗址”,经实地科学考察认定,不是古冰川遗址,而是“壶穴”地貌,是河流水蚀作用的结果。在唐家河自然博物馆展出的有关古冰川影像、图片和文字介绍以及所谓“冰川遗址”均是错误的,专家建议应及时更正。青川县及保护区领导及工作人员表示学到了很多东西,下来后按照张教授的科学认定及时予以更正。从文县河口远眺海拔3837米的大草坪光秃秃的山脊发现了倒月亮门地貌,在倒梯子草坪远眺海拔3100多米的大尖包、小尖包山脊,发现了古冰斗地貌,这两处大约在一万年以前形成,规模较小,初步判定为第四纪冰川遗迹。下一步还将作为科研课题,实地踏勘和科学论证。

 紧接着,考察组一行向摩天岭进发,对动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科学考察。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杰指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相对高差大,生物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程度高,而且自然生态系统和森林植被保存完好,具有排他性和不可复制性,可以把科学探险的元素融入唐家河生态旅游。

 最后,考察组一行从倒梯子出发,沿仅对科考开放的线路前往大草堂,开展了地质、气候、植被、动植物资源、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科学考察。由于这一线地形复杂,山高坡陡,没有步游道,考察难度极大,还有很多亟待科学考察发现的问题,将成为下一次科学考察的重点。这一线尚未对游客开放,极具科学探险考察价值。

 在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中心学术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对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科学探险基地进行了交流。中国科协探险协会、市科协、青川县委县政府、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单位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科学探险基地,对丰富生态旅游内涵,提升科学探险旅游品质,开展科学普及,扩大唐家河景区的影响力,意义十分重大,希望能加快推进步伐,早日建成。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网站管理制度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主办:广元市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广元市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支持:好亦同信息
蜀ICP备15015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