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03日 星期日 农历十月初三 | |
时间:2012年11月14日 | 来源: |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6]7号)(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努力提高我省公民的科学素质,实现建设创新型四川的目标,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重要意义
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科学素质纲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科学分析和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正式纳入了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也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大意义,增强贯彻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确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教兴川、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大力加强全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我省“四个跨越”,构建和谐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工作目标:到2010年,全省党政领导重视、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各界共同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格局基本形成;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组织网络、阵地设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的能力不断完善和增强;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公民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和途径明显增多,全省公民科学素质有所提高。 2020年我省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取得长足进展,形成比较完善的组织网络、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并落实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全省公民科学素质有较大提高。
三、认真作好《科学素质纲要》的宣传工作
公民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广大公民主动参 与科学素质建设是普遍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前提。要大力开展贯彻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宣传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公众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科普画廊等载体,同时结合举办专题报告会、组织宣讲团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科学素质纲要》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关系;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使《科学素质纲要》的基本内容、主要目标与总体精神深入人心。积极引导、促进公民参加科普活动,关注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信息和科技发展。倡导公民应用科技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处理日常事务。特别要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到公众科学素质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贡献。
四、切实抓好《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工作
按照《科学素质纲要》规定的主要任务,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贯彻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将以抓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以夯实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为主要任务,重点在以下九个方面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抓好实施工作。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以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提高科学教育水平。加强中小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科学教育实验室、中小学图书室。发展针对农村校外未成年人的非正规教育。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防范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科普宣传中对成年人的独特影响作用。组织科技工作者与未成年人开展面对面的科普活动。提高母亲的科学素质,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以促进农村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致富能力为重点,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培训,大力支持农技协等专合组织及科普示范基地开展科技教育;组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推广科普站、栏,、员建设;开展富有特色的重点科普宣传活动;在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广播站、图书室、中小学校、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等基层公共设施建设中增加和完善科普信息和传播功能;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开展科普示范县(市、区)建设活动。根据我省“农业劳动者女性化”的实际,特别重视农民群体中女性劳动者科学素养的提高,大力开展适合女性农业劳动者特点的科普活动。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以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实施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开展“科教进社区”活动,大力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将城市社区科普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和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设立社区科普活动场所,举办科普讲座、展览、培训、竞赛等多种活动,满足社区居民的科普需求。在企业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技能培训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鼓励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发明活动。加强对城镇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就业能力、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以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为重点,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将提高科学素质列为领导干部、务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必备内容。各级行政院校和干部学院将提高学员科学素质列入教学计划,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落实。在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及题库中列入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适时举办科普讲座、科普报告会等活动,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 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积极组织公务员参加各种社会科普活 动。
(五)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加强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院校和行政院校、函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等各类成人继续教育机构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能,充分发挥社会教育体系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科学教育师资力量,促进科技界与教育界的合作,动员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作为科学教育的“志愿者”积极参加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行动中去,同时积极发展专业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加快科学教育教材建设,按照普及性、基础性、趣味性、实用性的要求更新课程内容,提高教材质量;加强科学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提供基础条件支持。
(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有效整合现有科普资源,充分发挥省内科技类博物馆、图书馆、教育电视台等的科技教育功能,探索各类科普资源有效服务公众的模式,拓宽公共科普资源的传播渠道,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发挥互联网科普传播优势作用,在全省数字电视网络建设中加强全省数早化科普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建设。发挥广播、电视等媒体受众面广的优势,加大科技知识的宣传。营造有利于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的政策环境,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
(七)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加大公众传媒的科技传播力度,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增加电台、电视台科技节目的播出时间、综合性报刊科技专栏的数量和版面、各类科技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积极创造条件,建设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和新形式;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鼓励和支持各种大众传媒培育打造精品科技栏目和名牌科普产品;开辟电视、广播和报刊科技专栏,建立与市场、公众需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提高各类媒体对安全生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
(八)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加强我省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公众利用科普设施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需求。鼓励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具有本单位特色的专题科技场馆,积极发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有条件的市(州)也可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新建有特色的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科技类场馆。对现有科普设施进行机制改革和更新改造,充实内容、改进服务、激发活力,满足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需求。建立以“四川科技馆”为核心的省内各科技场馆的合作网络,整合利用社会相关资源,充分发挥科普基础设施的效益。在城乡社区建设和完善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远程科普宣传教育终端等基层科普设施。
(九)政策法规、队伍建设与监测评估。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研究制定我省有关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与措施。努力建立一支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师队伍、科普工作队伍和科普产品创作队伍。发展壮大各个领域的科普志愿者队伍,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大学:生、传媒工作者及离退休科技人员参加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特长与优势。建立我省公民科学素质状况和《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的监测指标体系并纳入我省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中,通过专业监测评估机构对公民科学素质状况和《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五、加强对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组织领导
(一)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地要按照《科学素质纲要》的要求建立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经省委、省政府决定,我省成立了四川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政府分管科技工作的副省长任组长,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民委、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农业厅、省劳动保障厅、省卫生厅、省林业厅、省环保局、省广电局、省安监局、中科院成都分院、省社科院、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等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对我省贯彻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进行统一动员部署和检查监督。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科协,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要对全省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主要任务及职责进行细化分解,并明确各项任务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能范围积极开展工作,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按照《科学素质纲要》提出的主要任务和职责分工,会同责任单位研究制订可操作的具体工作方案并作好本单位、本系统的实施工作。责任单位也要按照分工积极参与制订工作方案,作好本单位、本系统的实施工作。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本地区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
(二)建立多渠道的经费投入机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科学素质纲要》的有关规定,级人民政府要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科学素质纲要》的顺利实施并根据财力情况逐年提高经费的增长幅度。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各自承担的《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任务,按财政预算管理规定和现行资金管理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
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赞助、捐赠科普事业,形成财政拨款、单位投入、企业赞助和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资金支持的多渠道科普经费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公益性科普事业实体、捐助建设公益性科普设施和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
(三)制订相关督促和考核机制。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计划,将《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和业绩考核。各有关单位要按照《科学素质纲要》的要求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的工作规划和计划,纳入单位目标管理的内容进行考核,切实推进我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四)建立表彰激励制度。各地要研究制定激励科普工作者积极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措施,表彰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解决专兼职科普工作者的工作、生活、进修、职称、待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科普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与科研成果、学术成果同样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每两年对全省实施《科学素质纲要》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以推动《科学素质纲要》在全省广泛深入地实施。
二○○七年六月十五日
县区科协网站
市级学协会网站
科普网站
企事业科协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