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农历十月廿三 | |
时间:2013年10月31日 | 来源:广元新闻网 |
科学家发现灵长类大脑发育规律
或为癫痫等脑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教授杨振纲课题组,在最新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同为灵长类的人类和猕猴的大脑皮质抑制性神经元,均起源于胚胎时期的基底神经节隆起部位,而不是科学界长期以来所认为的来源于大脑皮质本身。该成果可能为治疗癫痫和自闭症等脑疾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手段。日前,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
神经元也称作神经细胞,上百亿的神经元组成了大脑。早期的研究发现,大脑皮质主要由两类神经细胞构成,一类是兴奋性神经细胞,一类是抑制性神经细胞。正常情况下,这两类细胞会互相自我调控,使大脑处于一种兴奋和抑制的动态平衡,一旦这一平衡被打破,就可能导致大脑疾病的发生。
长期以来,在大脑发育研究领域,一直困扰科学界的问题是,灵长类大脑皮质的抑制性神经细胞究竟源于何处。为弄清这一难题,杨振纲课题组通过观察灵长类胚胎和成年大脑内多种转录因子的表达模式,结合脑片离体培养和实时影像观测等,终于发现大脑皮质抑制性神经元起源于胚胎时期的基底神经节隆起部位。
专家认为,该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使以后的相关研究可以从此类细胞的起源出发地(即胚胎时期的基底神经节隆起部位)获取到产生此类细胞的神经干细胞,然后进行移植,从而对兴奋性神经细胞进行有效的“抑制”,使其不再过度兴奋,达到缓解癫痫、帕金森等脑部疾病症状的目的。
据悉,目前该课题组已经在小鼠癫痫模型中尝试移植抑致性神经细胞,并取得了一定疗效。(来源:中国科学报)
县区科协网站
市级学协会网站
科普网站
企事业科协网站